原木入榫結構(又稱「榫卯結構」)是指在製作全實木傢俬時,將兩塊或多塊木材透過「榫頭」與「榫眼」的咬合,緊密結合在一起,而 不依賴釘子或螺絲 作為主要固定方式。


榫卯結構的基本原理

  • 榫頭:木材的一端加工成凸出的插榫。

  • 榫眼:另一塊木材上挖出的凹槽。

  • 兩者互相嵌合,形成穩固的結構,結合後不易鬆脫。

       簡單理解:就像「積木拼合」一樣,利用木材之間的 力學結構 達到穩固效果。


原木入榫結構的優點

  1. 結構牢固耐用

    • 木頭與木頭之間緊密結合,受力平均,不容易鬆脫或變形。

  2. 無需大量五金件

    • 減少釘子、螺絲或膠水使用,更環保健康。

  3. 可拆卸與修復

    • 部分榫卯設計可以拆裝,方便搬運或維修。

  4. 美觀與傳承工藝

    • 榫卯連接處常隱藏在結構裡,外觀簡潔自然。

    • 展現傳統木工工藝的精髓,也代表高級實木傢俬的價值。

  5. 壽命長

    • 優質的入榫家具可使用數十年,甚至代代相傳。


常見的榫卯類型

  • 榫眼榫頭(最基本的形式)

  • 燕尾榫(多用於抽屜,防止拉脫)

  • 穿榫(結構更緊實,常見於桌椅腿部)

  • 抱肩榫(常用於承重結構,加強穩固)